



4月2日,南充升钟建管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会。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建中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柴小强主持会议;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敏迟、赵智民,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王小刚参加会议。
会前,局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南充升钟建管局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会议对全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对标、对表、对齐。在思想上对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工作上对表,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相关单位安排部署;在行动上对齐,认真落实南充市总体安排和局党委实施方案。二是要有力、有序、有效。在人员调度上有力,做到专人抓、抓专人;在活动开展上有序,做到重点抓、抓重点;在工作铺排上有效,做到统筹抓、抓统筹,实现提升党员干部新能力,巩固政治生态新成效,推进升钟灌区新目标的“三新”效果。三是要督导、督促、督查。在明职责抓落实上,督导指导支部立足实际,拉出工作清单,抓好落实;在尽职责难落实上,督促催促迎头赶上,比学赶超,规范达标;在失职责不落实上,督查追查问责,结合党建工作量化考评,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目标考核。
李建中作题为《学习党史添动力 推动灌区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分别从学党史增自信、学党史悟思想、学党史开新局三个方面畅谈党史学习教育的体会和感悟。
一方面,学党史增自信,我们要始终仰望百年光辉成就,聚焦红色传承,提升政治定力新强度。一是回望百年党史,牢记来时的路。要牢记党从何而来、为何而生,并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来时路”。这条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时期四个历史时期,记录了党的百年历程;铸就了1921年7月的建党救国起点路标、1949年10月壮党立国的起航路标、1978年12月兴党富国的奋进路标、2017年10月强党强国的复兴路标四个历史路标,诠释了党的百年辉煌,我们必须牢记。二是回望百年党史,牢记辉煌成就。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三是回望百年党史,牢记红色传承。牢记一个百年矢志不移的思想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两条正确路线:农村包围城市进而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传承三个百年坚定不移的制胜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坚定四个百年守正不移的坚定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发扬系列亘古不移的红色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二方面,学党史悟思想,我们要始终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聚焦水利“老本行”,把握治水兴水新理论。建党一百年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发生了三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思想理论的第三次飞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涵盖了新时期我国治水兴水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水利人,学党史悟思想,关键要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全面、系统地把握。一是深刻把握“两山”理论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理论,包含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层次,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为灌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二是深刻把握治水兴水三方面认识。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情水情的透彻分析,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治水地位的高度性精辟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水安全形势的紧迫性科学判断。三是深刻把握四维治水重要思想。一维即要深刻把握节水优先的根本方针,二维即要深刻把握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三维即要深刻把握系统治理的思想方法,四维即要深刻把握两手发力的基本要求。
三方面,学党史开新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聚焦灌区发展新目标,谱写灌区发展新篇章。我们学习百年党史,就要从党史中吸取精神营养,到推动工作中发力,就是要从党史中走来,到创新发展中落脚。具体到我们,要着力写好五篇水文章,开创灌发展新局面。第一,写好水工程文章。一是巩固蓄水工程。重点是全面整治大坝安全隐患,让大坝更稳固更安全;全力加强岸线建设,让堤岸更稳固更安全;全面改造升级水库设备,让设施运行更稳固更安全。二是完善输水工程。重点提升骨干渠系等级,增强输水能力;全面配套干渠巡护路网,增强管护力量通达能力;全面改造信息化监控体系,增强智慧管理能力。三是配套用水工程。全面配套区域性囤蓄水库用水调蓄能力;全面协同农网建设,构建干-支-农渠系网通体系;全面配装用水计调装置,实现用水实时化、实量化、精准化。第二,写好水管理文章。一要推进管理规范化。要按照省水利厅十项考核的要求,规范工程运行、规范技术创新、规范机关管理,提高规范程度。二要推进管理精细化。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体系,明晰管理工作标准,规范管理作业流程,促进工程管理精细化。三要推进管理智慧化。加快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灌区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工作创新模式。第三,写好水生态文章。一是构建生态型库区。落实水库蓄放平衡原则,坚持生态循环理念,维护库周生态环境,坚持严格管理与适度开发并重,严防人为破坏,维护库区生态自然平衡。二是改造生态型渠系。让渠道断面形式多样化,保持水体生物和水边生物的多样性,构建植生型防渗渠道和水生型植被通道,建立起渠底部沉水植物和沿岸挺水植物相呼应的植被体系,达到净水护渠的目的。三是建立生态型农业。第四,写好水“节”“效”文章。节是前提,要全面落实节水观念,切实把节水贯穿于灌区发展全过程,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中,必须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在输水的全过程中,减少“跑、冒、滴、漏”,做到管好每一滴水、输好每一滴水。“效”是目标,要科学制定用水定额,严格调水规程,强化精准计量,确保每一滴水用在关键处,见到水效益。第五,写好水服务文章。一是服务农业。充分保障和满足灌区208万亩农田的用水需求。二是服务工业。及时为灌区内临江新区、南部工业园区、西充工业园区提供生产用水。三是服务城镇。及时为嘉陵、西充、南部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四是服务乡村振兴。及时为灌区县(区)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乡村发展主体,提供用水保障。在推进乡村现代化征程中作出灌区贡献,为全市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升钟力量,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全局全体中层干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和机关退休支部支委委员与会聆听报告。
|